24小时定量是评估尿蛋白的“金标准”智股策略,但需要收集24小时尿液,操作起来太麻烦。
于是,就有了尿蛋白肌酐比(PCR)用来替代,只需要留一次尿就行(最好是晨尿)。
但是这个指标有时候也会让肾友们非常困惑,比如下面这三个检查单,都有尿蛋白/尿肌酐(就是尿蛋白肌酐比的意思),但数值差异巨大,连参考范围都不一样,这该怎么看呢?
第一个结果是0.404的,是不是说明尿蛋白非常少呢?可别被骗了,接下来我们就详细说说。
尿蛋白肌酐比(PCR),检查单上可能会写尿蛋白/尿肌酐,或者尿总蛋白/尿肌酐,都是一个意思,是同一个检查。
之所以参考范围都不一样,其实是因为检测方法差异导致他们的单位是不同的。
尿蛋白肌酐比常见单位有mg/g智股策略,g/g,mg/mmol,g/mmol等。
其中最常见的是mg/g、g/g这两个单位,对应的就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mg、g。
一般来说,尿蛋白肌酐比的正常范围是<150mg/g,也就是<0.15g/g,mg换算成g需要除1000。对应的就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范围<150mg(0.15g)。
肾友的的控制目标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<300mg(0.3g),也就是尿蛋白肌酐比<300mg/g(0.3g/g)。
另外两个单位mg/mmol、g/mmol相对少见一些,他们之间的换算系数也是1000,1000mg/mmol = 1g/mmol。
但是,要注意:
mg/mmol换算成mg/g需要乘8.8,比如说,尿蛋白肌酐比17mg/mmol,等同于150mg/g。
g/mmol换算成g/g也是乘8.8,比如说,尿蛋白肌酐比0.5g/mmol,等同于4.4g/g。
现在回头看看那个0.404,它的单位是g/mmol,如果把它换算成g/g的话,就是0.404g/mmol×8.8=3.555g/g。
这个尿蛋白是非常多的,已经达到了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的标准。
所以,千万不要被数值欺骗了,要结合单位和参考范围一起看,你学会了吗?
记录化验数据曲线图、与和其他肾友分享交流保养心得、找医生、了解肾病知识,欢迎来肾上线 ↓↓(下载肾上线APP体验更好,平时下软件的地方搜索 肾上线)
博星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